龍眾


   龍眾寳像


龍眾乃佛教護法“天龍八部”之一。佛經中有五龍王、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亦對“龍”非常尊敬,認爲水中主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對德行崇高的的人尊稱為“龍象”。

中國的神話與傳説中,“龍”是一種神異的動物。其形象有多種,在陰陽宇宙觀中代表“陽”,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古代王室的標誌。華夏民族的祖先炎帝、黃帝,傳説和龍皆有密切的關係。《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竹書記年》)中記載,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為赤龍,因而中國人皆自稱爲“龍的傳人”。佛教傳入中國后,佛經中的“龍”與中國人本身崇拜的“龍”很快在形象和信仰上融合統一。

相傳龍的形象“九像九不像”。《爾雅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頜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另一說是:“嘴像馬、眼像蟹、須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獅、鱗像鯉、身像蛇、爪像鷹。”還有一說為:“頭似駝、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


·批註: 龍主水,水是古代農業的根本,水多則澇,水寡則旱。歷史以來,無論在宗教還是民間,對於“龍”的崇拜都體現東方農業社會對於大自然的尊重和珍惜,並寄希望於將自己與自然合一。古老的東方文明強調“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實人類文明越進步,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越緊密,只有對大自然足夠的尊重才可能從那裏獲得相應的回饋。莫以爲“人定勝天”,因爲“人”“天”本來無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