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寳像無相圖》


 ······方丈之地······閉關三年······七易其稿······心血呈現······


當代佛教繪畫巨作
七十米油畫組圖長卷《寳像無相圖》

緣起

修佛之人,不取於法、不取於非法;造像之人,不取於像、不取於非像。所以者何?如來所説法,非法非非法;諸佛菩薩之形象,非像非非像。若離我相、離人相、離衆生相、離壽者相、離法相、離非法相,當觀得世出世間諸寳像。《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注:由於網站技術性原因,建議您移步至新鏈接觀看以下三幅圖片之高分辨率效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0d46b70100oz7w.html



公元1180年,雲南·大理,《大理國梵像卷》,1635.5cm X 30.4cm,紙本中國畫長卷。


公元1767年,清·京城,《法界源流圖》,1635cm X 33cm,紙本中國畫長卷。


公元2010年,加拿大·多倫多,《寳像無相圖》,6833cm X 122cm,布面油畫組圖。

贔屓石碑



   《寳像無相圖》石碑


無相者,依理而言,其義有二,一曰:諸法本質為空,無形無色者;二曰:在一相之中具足一切相,然又不留一相者。其實,“無相”之義本無可說;依現象而言,《寳相無相圖》中諸佛、菩薩、乃至眾羅漢、天神護法所現形象皆源自千百年來宗教徒和民間普通信眾的“所立之相”而繪製,但此圖真正所表之意實為“借假還真,破衆生所立之相”。待到觀者不執著於形象而觀諸尊之時,寳像即現前;待到行者不執著於一法而能自覺覺他,斯道成矣。


·批註: 想要繪出諸佛菩薩各自不同的莊嚴形象必須先了解每一個人物的經典出處和其背後的故事,並從中體會此尊所代表的法理;待到“明理”之時才豁然了悟“莊嚴”之處恰在於此,至於那有模有樣的形象其實僅僅是個比喻。不通過“形象”難通達“莊嚴”,若已於“莊嚴”境界又何必再執著“形象”。《金剛經》雲:汝等比丘知我説法,如閥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大聖左執力士


   大聖左執力士寳像


金剛力士,在佛教中叫“那羅延”,乃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又作“那羅延天”,譯意為堅固力、金剛力士。“那羅延”是梵文的音譯,那羅延菩薩就是金剛大力士菩薩,等同於密宗的金剛藏菩薩。這個名稱代表顛撲不破的意思,即在任何時間環境裏都不會被打倒。


·批註: 此“顛撲不破”可有多層含義的解讀。其一,代表堅定的決心。勤修戒、定、慧,對治自身貪、嗔、痴。時刻“内觀”、“自省”,其實這也是自古“賢聖”的標準之一。其二,佛學思想本身就具備“顛撲不破”的特徵。以包容的態度為基礎的思想體系和宗教信仰皆展現出“大而堅”的特性。以“顛撲不破”的信念領悟“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是一個學佛者的基本態度。

大聖右執力士


   大聖右執力士寳像


中原顯教所表現的菩薩,多半是慈眉善目,眼睛半開半閉的。這是順世之法,順應世間人的觀念,認爲修佛道之人應該是這麽一副善良的模樣。顯教也認爲,用惡眼瞪人都是犯菩薩戒的。但實際上,菩薩也有走逆法的。因爲光靠善良的模樣不能教化所有的衆生,必要時要用相反的教法,顯金剛怒目相,讓人見了畏懼,因而不敢起妄念。

·批註: 佛家講“隨順衆生”是隨順衆生的佛性,而不是隨順衆生的習氣。衆生本自具備的佛性無有差別,故佛說:“彼非衆生,非不衆生”;諸佛菩薩也不捨一衆生“皆令入無餘涅磐而滅度之”。對於諸佛菩薩而言,無論是“慈眉善目”還是“怒目圓睜”,都是運用善巧方便對治衆生因業力不同所緻的各種煩惱(妄想、分別、執著),最終要使衆生開啓本就屬於自己的佛光。

天龍八部概述

天龍八部(4--12)


“天龍八部”又被稱爲“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皆出自佛經。許多大乘佛典皆敍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説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聼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所述:“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非人”是指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衆生。天龍八部都屬於“非人”,包括八种神道,因以“天眾”及“龍眾”爲首,故統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和摩呼羅迦。


張勝溫所繪《大理國梵像卷》及丁觀鵬所繪《法界源流圖》開篇皆展現佛教九龍王形象,分別為統領眷屬龍王、白(拔)難陀龍王、莎竭海龍王、難陀龍王、和修吉龍王、德義迦龍王、優鉢羅龍王、摩那斯龍王和阿那婆達多龍王。雖於天神護法部分對天龍八部也有所表現,但並不全面。用十分之一的篇幅描繪龍王可能與張卷及丁卷皆為“奉旨行事”有關。因中國古代帝王皆有以“真龍天子”自居的傳統,所以才會對龍王的刻畫如此重視。《寳像無相圖》中,以天龍八部代替張卷及丁卷中龍王部分,並將丁卷85(金鉢迦羅神)、93(帝釋)、94(梵王)前提至此部分。

帝釋天


   帝釋天寶像


帝釋天乃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居須彌山頂善見城。據諸經論所載,原為摩伽陀國婆羅門,譯曰:“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是姓,“能”的意思;“提桓”是“天”的意思;“因陀羅”是“帝”的意思;合起來即是“能天帝”、“天帝”。在古印度,“帝釋”是大神,由於修佈施等福德,遂升忉利天,且成爲三十三天之天主,是眾天神的領袖。《阿彌陀經》上所說“釋提桓因”就是這位帝釋;在《楞嚴咒》中所說“南無因陀羅耶”也就是帝釋天。他雖然在天上作天主,但在佛教中是一位護法。佛教傳入中國后,帝釋天在形象和民間信仰上逐漸與道教的玉皇大帝相融合。

根據佛教宇宙觀,從“慾界”到“無色界”,由下至上而論之,一共有二十八重天;其中包括慾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帝釋天所主宰的“三十三天”實為慾界第二重天,梵名“忉利天”,譯為“三十三”。其處位于須彌山頂,中央為帝釋天居所,四面各有八天,總共三十三天。其實這裡所講的“三十三天”是“忉利天”的三十三個區域,而非三十三層。


·批註: 佛教思想認爲,帝釋和人間的人沒有根本分別,他也有淫慾、飲食、睡眠這三种慾望,只不過不像一般俗人的慾望如此深重。因爲慾界衆生平日過着極爲享樂的生活,平均壽命又極長,而在這種“無憂無慮”的狀況下,天界衆生很容易產生“貪、嗔、痴”的顛倒妄想而背離正道,所以一旦臨到“天人五衰”的境界,反而很少有不墜入惡道的。因此,在“六道”當中,“天道”誠然只有樂沒有苦,但此“樂”也是有增有減、有生有滅的“無常”,並非究竟解脫。

大梵天


   大梵天寳像


“大梵天”梵文“摩訶婆羅賀摩”,意為“清靜”。“梵”在佛經中是“離婬”之意。“大梵天”為色界初禪天之天主,天龍八部中天眾之一。他在古印度神話中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的“盤古”。

依佛教宇宙觀,“色界”位于“慾界”之上。所謂“色”即“有質礙”之意。相傳生於此界諸天,遠離“食、色”之慾,但還未脫離質礙之身。由於此界衆生無食色之慾故亦無男女之別。生於此界之衆生都依“化生”,並依各自修習禪定之力而分爲四層,分別為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大梵天又稱“梵天”“梵王”等,處於色界初禪天第三天,是初禪三天的天主。


·批註: “天人五衰”的現象是:衣服垢穢、頭上華萎、腋下流汗、身體臭穢、不樂本座。不只是以“帝釋”為代表的慾界衆生,即便是色界乃至無色界的天人,於壽命將盡時也同樣會表現出此五种異相。佛家講“離苦得樂”其實也是隨順衆生的説法,世俗的“苦”與“樂”是相對立的,所以就一定是並存的。有“樂”就必定會有“苦”,若要“離世間之苦”先要“捨世間之樂”,如果連“樂”都不執著了,又何來“苦”的困擾。要知道,此“樂”與“苦”皆從衆生種種心而生;放下自身妄想、分別、執著,“無苦無樂”纔是佛家所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極樂”境界。

龍眾


   龍眾寳像


龍眾乃佛教護法“天龍八部”之一。佛經中有五龍王、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亦對“龍”非常尊敬,認爲水中主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對德行崇高的的人尊稱為“龍象”。

中國的神話與傳説中,“龍”是一種神異的動物。其形象有多種,在陰陽宇宙觀中代表“陽”,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古代王室的標誌。華夏民族的祖先炎帝、黃帝,傳説和龍皆有密切的關係。《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竹書記年》)中記載,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為赤龍,因而中國人皆自稱爲“龍的傳人”。佛教傳入中國后,佛經中的“龍”與中國人本身崇拜的“龍”很快在形象和信仰上融合統一。

相傳龍的形象“九像九不像”。《爾雅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頜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另一說是:“嘴像馬、眼像蟹、須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獅、鱗像鯉、身像蛇、爪像鷹。”還有一說為:“頭似駝、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


·批註: 龍主水,水是古代農業的根本,水多則澇,水寡則旱。歷史以來,無論在宗教還是民間,對於“龍”的崇拜都體現東方農業社會對於大自然的尊重和珍惜,並寄希望於將自己與自然合一。古老的東方文明強調“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實人類文明越進步,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越緊密,只有對大自然足夠的尊重才可能從那裏獲得相應的回饋。莫以爲“人定勝天”,因爲“人”“天”本來無別。

夜叉


   夜叉寳像


在古印度神話中“夜叉”是半神,是財神“俱毗羅”的侍從,守護其在吉羅婆山的園林和山中財富。“夜叉”與“羅刹”同時從生主“補羅私底耶”或“大梵天”的腳掌中生出。雙方通常相互敵對。夜叉與羅刹不同,雖面目猙獰可佈,但對人持友善的態度,因而被稱爲“真誠者”。

佛教中“天龍八部”之一的“夜叉”本意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與羅刹同為毗沙門天王的眷屬。住於地上或空中,性格兇悍迅猛,相貌令人生畏。因母貧父富,所以生下來就具有雙重性格,既兇殘也護法,是佛教的護法神。


·批註: 豈止是“夜叉”,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又何嘗不具備多重性格,只不過或顯性或隱性罷了。人們就是在自己的多重性格下搖擺不定而迷失真我。至於哪個性格可取哪個性格應捨,其實並不重要,因爲任何性格本身都或多或少偏離我們的自性本心;重要的是“觀”那個被不同性格所左右的“妄心”,進而了解“自性”本來自在無礙,哪裏還需額外的“增減”和“取捨”。

乾達婆


   乾達婆寳像


“乾達婆”又稱“香神”,天龍八部之一。是一種不食酒肉,只尋香氣作爲滋養的神祗。他是服侍帝釋天專管演奏俗樂的樂神,身上發出濃烈的香氣。“乾達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因此魔術師也叫“乾達婆”,海市蜃樓也叫做“乾達婆城”。此天神之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的。


·批註: 音樂、繪畫、舞蹈等以感官刺激為目的的藝術形式,其比較高級的境界都體現“虛無縹緲”的感覺,常被形容為“出神入化”;但内行之人觀其門道,無非是具象的形象、服裝、道具、動作、音符、顔色、燈光等因素的巧妙組合,其中並無“虛、實、真、假”之分。佛教思想強調,世間萬象皆出自“空與有”之閒的種種幻化,凡事非先“看破”才能“放下”,也就不會再執著於實際現象中的“有”和虛無縹緲的“空”了。

阿修羅


   阿修羅寳像


說“阿修羅”是天神,他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反而與鬼有相似之處;說他是鬼,可他又具備神一般的威力神通;說他是人,雖具人的七情六慾,但又有天神、鬼的威力惡性。因此,他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介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其醜陋,而女的極貌美。阿修羅王常常率部同帝釋作戰,因爲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帝釋有美食而無美女,互相嫉妒搶奪。每有惡戰,總是打得天昏地暗(後人形容慘烈的戰爭場面皆稱之爲“修羅場”),結果阿修羅往往大敗,上天下地,無處可逃,最後只得化身潛入蓮藕的絲孔之中。


·批註: 由於阿修羅王衆多,其形不一,這些形象都很難表達,後世畫家們往往畵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於海上,身越須彌山。張勝溫所繪《大理國梵像卷》中105與丁觀鵬所繪《法界源流圖》中27畫面相同,但張卷由於年久破損,最後使其名稱更迭為“地藏菩薩”,實為誤傳;但丁卷在臨摹時也很難確定此形象,只因其出現於觀音部分故勉強名之“六臂觀世音”。今觀其形象特點與阿修羅極其相似,只因其面容和善,故不敢妄下斷言;因而重新創作繪製“阿修羅”形象。

其實“六道”中皆有“阿修羅”存在,現僅以阿修羅道衆生為其代表。一念嗔恨生,本應墮惡道,只因大福報,即為阿修羅。此神道衆生的福報非常大,但再大的福報也是“無常”,若不廣造善業一旦福報將盡也必會墮於惡道。其實衆生醉心於積“無常”的福報也無非是爲了能繼續揮霍和享受,而諸佛菩薩所積累“恆常”的福德,卻只為度脫無盡的衆生。

迦樓羅


   迦樓羅寳像


按照《妙法蓮華經》等佛典的記述,“迦樓羅”是護持佛法的天龍八部之一,有種種莊嚴形象,金身,頭生如意珠,鳴聲悲苦,每天吞食一條龍王和五百條毒龍。隨著體内毒氣聚集,迦樓羅最後無法進食,上下翻飛七次后,飛往金剛輪山,待毒氣發作之時,全身自焚,只留下一顆純青的琉璃心。

從迦樓羅臨死全身遭火焚的特點來看,他的傳説與埃及的長生鳥和中國的鳳凰應該有著緊密地聯係;又由於印度當地多毒蛇,人們就又賦予他捕食毒蛇的能力,並作爲崇拜的對象。在密宗的體系中,迦樓羅是五方佛中北方不空成就佛的坐騎,人面鳥身,寓意法王攝引一切,無不歸附者。中國西南的白族將迦樓羅崇拜和本族的金雞崇拜結合在一起,作爲自己的圖騰之一,並為鎮水患之神。這可能也是張卷於“天王護法部分”單獨刻畫“金鉢迦羅神”的原因。


·批註: 以迦樓羅吞食毒龍而最終毒發身亡的傳説來看,此神祇為衆生不被毒龍所傷,明知中毒而食之,為衆生之安危捨一己之性命,頗與“青頸觀世音”的傳説有異曲同工之妙。因其起心動念非為一己私欲而為利益眾生,所以吞噬毒龍的行爲現象(殺生)不但未使其墮入惡道,反而使其死後化爲一顆純青的琉璃心,這應是對其見性圓滿的比喻。

緊那羅


拾壹   緊那羅寳像


“緊那羅”是專門演奏法樂的音樂家,天龍八部之一。緊那羅在梵語中是“人非人”之意。他形態和人無異,只是頭上生一只角,所以被稱爲“人非人”。他擅長歌舞,是帝釋的樂神之一。

對於緊那羅的記述,古有文句:“亦名真陀羅,此雲疑神。”什曰:“秦言人非人,似人而頭上有角。人見之言:人耶?非人耶?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乾達婆。”新雲歌神,是諸天絲竹之神。在密教中,緊那羅為俱毗羅之眷屬,位于阿闍梨所傳曼荼羅圖位中北方第三重;在現曼荼羅中,外金剛部北方之摩候羅迦眾之北,有兩尊緊那羅,俱成肉色,一於膝上安置衡鼓,另一於膝前安置二竪鼓,俱作擊鼓之勢。


·批註:在中國流傳了一個關於緊那羅菩薩的故事:相傳有一座寺廟,遭到了強盜的搶劫騷亂,眼看就要危害三寶道場,當時守寺的出家人都想不出退盜之計。就在此時,廚房裏一位火頭師傅,拿了一把大鏟子出來,大呵到“吾乃緊那羅菩薩王也”,一下子就把強盜都趕跑了;之後,這位出家人也不見了蹤影。從此,那個傳説中的緊那羅菩薩的化身和寺院廚房就結上了關係,並被奉為“監齋使者”。

摩呼羅迦


拾貳   摩呼羅迦寳像


“摩呼羅迦”在佛教傳説中是大蟒蛇神,人身蛇頭,又稱作“地龍”,是佛教神祗“天龍八部”之一。該神原本是腹行類,但由於其智力低下而無知,反而能得道挽回前因,最終擺脫腹行類的命運,脫胎換骨成爲神祗。

《維摩經略疏·卷二》云:“摩候羅迦,此是蟒神,亦雲地龍,無足腹行神,即世間廟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毀戒邪諂,多嗔少施,貪嗜酒肉,戒緩墮鬼神,多嗔蟲入其身而啖食之。”此以摩侯羅迦為無足、腹行之蟒神。又《大方廣佛華嚴經釋義》中描述:“復有無量摩侯儸迦王,所謂善慧摩侯儸迦王、清淨威音摩侯儸迦王······須彌堅固摩侯儸迦王,可愛樂光明摩侯儸迦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習廣大方便,領諸衆生永割痴網。問:云何摩侯羅迦王?答:譯作大蟒蛇,正音為‘摩呼羅迦’,乃蛇中之王,故作摩侯羅迦王。”


·批註: 爲何在佛經中描述,智力低下而無知的摩呼羅迦反倒比人更容易脫胎換骨而成爲神祗。這可是個大問題。般若智慧並不取決於智力的高低。衆生與佛自性本無差別,所以於佛眼之中“生佛不二”;但衆生因“貪、嗔、痴”所造成的痛苦煩惱各有不同,所以佛法纔有八万四千法門接引無盡衆生。歸根究底,只要一念放下妄相、分別、執著,衆生所證自性本心皆無礙、所得般若智慧皆無別。

觀世音菩薩概述

觀世音菩薩(13—28)


觀世音菩薩又作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單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衆的)聲音”的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楊柳淨瓶,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世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他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身邊的左右脅侍,並稱“西方三聖”。在民間信仰中,觀世音菩薩位居各大菩薩之首,是佛教信徒最崇拜的菩薩,在世界範圍内擁有信徒最多,影響最大。


從佛學的角度來看,觀世音代表衆生心靈最深處的内在覺性,他不僅僅是來觀照他人的音,更是讓每個人觀照自己的音。如果能覺察到自己内在的覺性時,自己就是觀世音。


在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以“慈悲”著稱。“悲”代表偉大的母愛,悲能拔苦,將衆生從世間痛苦中解脫出來;“慈”代表廣博的父愛,慈能予樂,給予衆生法喜快樂。以一切衆生為救拔對象,拔苦予樂,實為“大慈大悲”。


信仰觀音菩薩的民風盛行,一部分也很可能得益于玄奘法師所譯《心經》。全經僅二百六十餘字,精確簡練,文風優美,在漢譯佛經中具有代表性,為文字般若的經典之作。古往今來,上至耆老、下至頑童,人人皆可隨口誦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另一部分原因應得益于“淨土宗”的普及,人們希望由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接引,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一時間,在中原大地“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


可能是“奉旨行事”的緣故,丁觀鵬所繪《法界源流圖》雖於《大理國梵像卷》的基礎上有所整理勘誤,但還是嚴格的以張勝溫於《大理國梵像卷》所繪形象和名稱為藍本,未敢擅作增減。今《寳像無相圖》本着兼顧大理佛教、藏傳佛教和中原顯教特色的原則,在此部分作了較大改動。大膽刪減丁卷14(救疾病觀世音)、15(救苦觀世音)、19(白水精觀世音)、20(孤絕海岸觀世音)以及27(六臂觀世音);添加不肯去觀世音、青頸觀世音、阿麽提觀世音、準提觀世音、馬頭觀世音和聖觀音;原丁卷21(真身觀世音)實為大理最具特色的阿嵯耶觀世音,即“細腰觀世音”;丁卷22(四十八臂觀世音)以及25(大悲觀世音)實為重復,皆為千手千眼觀世音的變相,故僅取其一。經此調整,《寳像無相圖》中13-17爲顯教觀世音,且皆圍繞《法華經:普門品》以及觀音道場展開;17、18、19與觀音菩薩東傳日本有關;20-25為密宗六觀音(對應顯教天台宗六觀音);26、27、28為雲南大理佛教所特有的觀音形象。這部分觀音的總數量與丁卷相等,但内容有所差別。

普門品觀世音


拾叁   普門品觀世音寳像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記述,佛對無盡意菩薩詳述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十四種無畏、三十二種應化身等種種功德。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等,於過去世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在諸多佛典中,《法華經:普門品》是比較詳盡介紹觀世音菩薩的出處。

《法華經》是釋迦牟尼佛晚年於王舍城靈鷲山所說,為大乘佛教經典之一。說一乘圓教,表清淨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屬於開全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密圓融,闡述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在五時教判中,屬於法華、涅磐之最後一時。因此經中宣講内容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衆生皆可成佛,所以《法華經》也被譽爲“經中之王”。


·批註: 將“普門品觀世音”置於觀音部分之首,也顯示人們對於觀世音菩薩出處於《法華經》的認定;甚至某些宗派僅以唱念此《普門品》為專修,其本意也與淨土宗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無異。“一心稱念”或“一心唱念”目的重在“一心”,“自性真心”只有“一”,除此無他,而“唱”或“念”皆為到達此“一心”境界的衆多輔助方法之一。

除怨報觀世音


拾肆   除怨報觀世音寳像


此“除怨報觀世音”亦為《普門品》中觀音救八難之變相。分別為,火難、盜難、風難、水難、蛇難、鬼難、虎難和象難。其實,《大理國梵像卷》及《法界源流圖》中“除怨報觀世音”的畫面形象和結構佈局極可能均出自唐卡“救八難度母”。

《法華經》中記述:“······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衆生,為求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寳,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墜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斷斷坏,而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刹,慾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扭械枷鎖,檢係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悉皆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赍持重寳,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予衆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儅得解脫······”又無盡意菩薩在偈言中所述:“······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或在須彌峰,爲人所推墜,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或被惡人逐,墜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難苦,臨刑慾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斷斷坏。或因禁枷鎖,手足被扭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詛咒諸毒藥,所慾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或惡獸圍繞,利牙爪可佈,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螈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雲雷鼓擊電,將雹及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衆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批註: 如果將畫面中“八難”與經中所述仔細加以對比,就會發現,此“八難”全面的概括和總結了經中所述之種種災難,但唯獨避開“王難”不提。以《大理國梵像卷》及《法界源流圖》的作者之佛學造詣不可能有如此疏漏,可能還是因“奉旨行事”的緣故不得已而為之。其實,佛法不在文字裏,更不在圖畫中,只是藉由了文字、圖像的表達形式為大衆闡述至真至善的道理。此《寳像無相圖》中謹保留張卷及丁卷原圖内容,未作改動。

尋聲救苦觀世音


拾伍   尋聲救苦觀世音寳像


觀世音菩薩,誓願弘深,慈悲廣大,隨類現身,尋聲救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他便前往救度。所以“循聲救苦”是觀世音菩薩最大的特點。《法華經》上記述:“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使皆得解脫。”此圖中形象源自民間“三十三觀音”中的“一葉觀音”。


·批註: 爲何諸多佛經中只強調觀世音菩薩具備“循聲救苦”的特點呢。据《楞嚴經》所載,觀世音菩薩自述依音聲而證得“耳根圓融”的修法。文殊菩薩偈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靜在音聞,慾取三摩提,實以聞中人······”此段經文闡述,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衆生,想要尋求達到離苦而解脫的究竟法門,最方便行觀世音菩薩“耳根圓融”的修法。

普陀落迦山觀音


拾陸   普陀落迦山觀世音寳像


《華嚴經探玄記》第十九章中記載:“印度名速多羅山,此無正譯;以意譯之,則名小樹夢莊嚴山、普陀落、或補陀落伽。”因爲觀世音菩薩經常於此説法度生,所以這裡成爲其淨土道場。東方人普遍信仰觀世音菩薩,所以東方到處都有“補陀落”。印度的南部,中國浙江的舟山群島,西藏的布達拉宮,此外中國熱河承德的補陀落寺,日本紀伊的補陀落,下野的日光島,還有朝鮮的洛山,都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位于中國舟山群島的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勝境”之稱,是世界性的佛教聖地,其宗教活動可追溯於秦。至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促進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並迅速成爲漢傳佛教中心,並傳至東南亞、日、韓等國。至清末,全山已形成三大寺,八十八座禪院,一百二十八閒茅蓬,僧衆數千。其中寺院無論大小,皆虔誠供奉觀世音菩薩,成為名副其實的“觀音之鄉”。


·批註: 中國有句古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其實,只要是有人信奉觀世音菩薩的地方都是觀音菩薩的道場。道場的莊嚴並不在於華麗的裝飾和宏偉的建築,“即心即道場”,一念心清靜則可現十方寶刹。至於各處諸多的“佛教聖地”,也無非是為衆生提供的“借假修真”的機緣。但願人人心中有道場,天下處處“普陀落”。

不肯去觀世音


拾柒   不肯去觀世音寳像


据歷代山志記載,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僧人慧鍔從五臺山奉觀世音菩薩像回國,船經普陀山洋面受阻,以爲菩薩不願東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張姓居民供奉,稱爲“不肯去觀音院”,是為普陀開山供佛之始。

慧鍔請觀音像的經過大略是這樣的:慧鍔是當時日本臨濟宗的高僧。佛教從中土傳入日本后,日本僧人常慕名來中土學法。慧鍔來到了當時最著名的佛教聖地“五臺山”。進入大殿后,他一眼就看到一尊觀音菩薩的莊嚴寳像,瞬間就被驚呆了。這尊寳像光芒四射,係用白玉精工雕成,長有三尺左右;菩薩手持淨瓶,瓶中插一朵蓮花,坐在蓮臺寶座之上。再看菩薩面容,清秀華貴,眉如彎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纓絡橫披,環結寳明,烏雲巧疊盤龍髻,綉帶輕飄彩鳳羽,端莊嫵媚,慈祥可親。因此慧鍔專程叩請主持方丈,要將此像請回日本供奉。再三懇請之下,主持終同意將此據傳乃文殊菩薩親手所造之觀音寳像贈之。之後纔有,洋面受阻,疑似觀音不肯去,最後在普陀山潮音洞旁,選一小屋供奉之。


·批註: “不肯去”應是人爲的意會。若觀世音菩薩真的“不肯去”,當初又怎會從印度、尼泊爾“肯來”,當今“天下處處普陀落”的景象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非要牽強的解釋此觀音像爲何“不肯去”,恐怕就是因爲慧鍔貪著此像的精致和端莊,“著色而生”的恭敬之心不足以使觀音與之同去,這也是對慧鍔的一種“相機應教”吧。《楞嚴經》中也曾描述,佛問弟子阿難,爲何發心修佛,阿難説是因看到佛陀的莊嚴相好才發的心,佛陀即斥其愚蠢。這也是後來阿難被摩登伽女所迷的根本原因。

青頸觀世音


拾捌  青頸觀世音寳像


青頸觀世音的傳説起源于古印度婆羅門教。原名“彌羅建他”,是“溼婆神”的別名,意思是有青色頸子的人。相傳於太古時代,眾神與阿修羅為爭奪長生不老的靈藥(甘露),在曼荼羅山捆綁蘇吉龍王,雙方分別拉龍王的頭和尾攪拌大海,使之變爲乳海,從而誕生甘露以及萬物。在攪拌大海之際,龍王因痛苦不堪而咬住石頭,並流出毒性極強的哈拉赫拉毒液,此毒可以毀滅世界上全部的生命。因此溼婆慌忙咽下此毒拯救了世界,但他的頸部卻由此變爲藍色。這是根據羅摩衍那,《摩訶波羅陀詩篇》的記載。後人將此傳説賦予觀音菩薩,於東南亞尤其在日本廣爲流傳。


·批註: 青頸觀世音的形象和傳説在近代中國比較少見,但在日本較流行。此形象雖也是由中土傳至日本,在異國卻可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可能與日本的地理位置有關。日本四面環海,經濟、生活、軍事皆依靠海洋,所以日本人信仰的神祇多與大海有關。這就大大的體現了宗教的地域性特點。地域有別,信仰的側重有別,但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以及佛家思想的博大卻是“放之四海而無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