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拾玖 釋迦悟道
釋迦牟尼悟道前在定中出現幻覺,魔由心生,心定即降魔。色、惡、苦等箭毒都在入定的釋迦周圍化爲虛驚一場。在菩提樹下坐了整整七天七夜,矚啓明星終悟道。然而,正如《金剛經》所述:“實無有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為救度衆生於根本煩惱之中、令衆生通達離音法性,世尊不得已於無言中爾起言説,創立佛教,一生説法無數。
梵語“釋迦牟尼”,譯為“能仁寂寞”。“能仁”者,能以仁慈面對一切衆生,“寂寞”者,不著相。“寂”乃不著身相,所謂“不離菩提場,而至鹿野苑”,終日出入往返,穿衣吃飯,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無神相;“寞”是不著語相,所謂“終日説法,無法可說”,乃至説法四十九年,不曾說出一“定法”,是皆默無語相。能仁者,是大悲;寂寞者,是大智。凡夫有悲無智,二乘有智無悲,菩薩雖俱悲智,而未能究竟,唯佛一人,悲智雙運,究竟圓滿,故號“能仁寂寞”。
·批註: 釋迦牟尼悟道前,曾遍訪名師,修習各種解脫之法,並皆具有相當的成就。但最終他認爲那些修習方法並未究竟,所以才獨自於菩提樹下感悟真理。前期的種種修行乃至未出家前的經歷對於“悟道”而言都是“量變”,待遍觀一切時,纔有可能“看破”,隨之自然“放下”了妄想、分別和執著。那一刻就是“質變”,也就是所謂的“悟”。所以“得道”之時,並非得到個方法或一個實有的東西,而是真正了解了“看破”、“放下”和“解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