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肆 除怨報觀世音寳像
此“除怨報觀世音”亦為《普門品》中觀音救八難之變相。分別為,火難、盜難、風難、水難、蛇難、鬼難、虎難和象難。其實,《大理國梵像卷》及《法界源流圖》中“除怨報觀世音”的畫面形象和結構佈局極可能均出自唐卡“救八難度母”。
《法華經》中記述:“······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衆生,為求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寳,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墜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斷斷坏,而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刹,慾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扭械枷鎖,檢係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悉皆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赍持重寳,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予衆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儅得解脫······”又無盡意菩薩在偈言中所述:“······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或在須彌峰,爲人所推墜,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或被惡人逐,墜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難苦,臨刑慾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斷斷坏。或因禁枷鎖,手足被扭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詛咒諸毒藥,所慾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或惡獸圍繞,利牙爪可佈,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螈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雲雷鼓擊電,將雹及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衆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批註: 如果將畫面中“八難”與經中所述仔細加以對比,就會發現,此“八難”全面的概括和總結了經中所述之種種災難,但唯獨避開“王難”不提。以《大理國梵像卷》及《法界源流圖》的作者之佛學造詣不可能有如此疏漏,可能還是因“奉旨行事”的緣故不得已而為之。其實,佛法不在文字裏,更不在圖畫中,只是藉由了文字、圖像的表達形式為大衆闡述至真至善的道理。此《寳像無相圖》中謹保留張卷及丁卷原圖内容,未作改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