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


叁拾陸   阿彌陀佛寳像


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在此為密宗五方佛之一。代表平和安逸,居第四佛土,名西方極樂淨土,轉貪慾煩惱,淨想蘊,成分別智。其下方為大威德明王,可降服人魔。

關於阿彌陀佛,“阿”字之讀音若依據中國辭典則為e音,若純係依據梵文原音則為a音,其實念什麽音,都不能離開“老實念佛,放下忘執”,如是才能與佛相應,這纔是真正的“彌陀之音”。阿彌陀佛含“無量光”和“無量壽”之二義,《無量壽經》上說:“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量所及”。於密教為五方佛中西方尊,於胎藏界曰“無量壽”、於金剛界名“阿彌陀”。

大威德明王,梵名“閻曼德迦”,別稱“降焰魔尊”,有大威德力,能斷除一切魔障,催伏一切毒龍。在西藏密教中,大威德金剛則是無上密最高的本尊之一。與此尊相關的修法很多,其主要的作用大都是“降伏”、“除魔”與“對治閻羅死魔”等,是無上瑜伽部中即身成就的主尊。在唐密中以大威德明王為本尊的修法爲數亦有不少,多用於戰爭時祈求勝利及調伏惡人。


·批註: 阿彌陀佛所轉之貪慾煩惱,据佛經所述,是建立在眼、耳、鼻、舌、身、意上的欲望。我們的眼睛想看、耳朵想聼、鼻子想聞、舌頭想嘗味道、身體想去接觸、意識裏念着許多東西而引起無窮無盡的貪慾心。對於貪慾發相的解釋,據《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所述,一、外貪慾相,謂行人當修定時,於男於女,取其容貌,貪慾心生,念念不住,障諸禪定,是名外貪慾相;二、内外貪慾相,謂行人當修定時,慾心忽生,或緣他身相,或自緣己身,念念染著而起貪愛,障諸禪定,是名内外貪慾相;三、遍一切處貪慾相,謂行人貪著如前内外之境,復於一切五塵境界資生物等,皆起貪愛之心,障諸禪定,是名遍一切處貪慾相。此阿彌陀佛形象特點為雙手結禪定印,其寶座由八只孔雀所擡,孔雀象徵美麗動人,比喻衆生一見到美麗的東西即起貪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