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概述

十八羅漢(40—57)


“羅漢”為“阿羅漢”的簡稱。意譯上有三層解釋:一說可以幫人去除生活中的一切煩惱;二說可以接受天地閒人天供養;三說可以幫人不再受輪回之苦,即“殺賊、供應、無生”,是佛陀得道的弟子修證之最高果位。羅漢者,皆身心六根清淨,無名煩惱已斷(殺賊);已了脫生死,證入涅磐(無生);堪受諸人天尊敬供養(供應)。於人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慾,戒德清淨,隨緣教化度眾。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説中十八位永駐世間、護持正法的大阿羅漢,均為釋迦牟尼佛的親傳弟子。


從佛學的角度講,羅漢有四果之分,此處十八羅漢皆為四果之大阿羅漢。對於羅漢的次第分別,《金剛經》中有詳盡的説明: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衆生壽者。


張勝溫所繪《大理國梵像卷》中自50“神會大師”至57沙門xx,共有八位高僧未被丁卷錄入。丁觀鵬於《法界源流圖》中將通常所稱“十六羅漢”又加進佛陀兩大弟子迦葉、阿難,成十八羅漢,其名位次序與張卷完全一致。並於其後依張卷繪有禪宗六位祖師,分別為達摩大師、慧可大師、僧燦大師、道信大師、宏忍大師和慧能大師。從丁卷“捨神會”的舉動不難看出(神會大師為六祖高徒,於南方宣揚慧能大師之頓悟法門為禪宗正脈,並因其態度堅定、言論直白,使南北“頓”“漸”兩宗的界限更加分明,爭論也更加激烈了),丁卷可能為正佛法源流故意刪減佛教史上有爭議之人。而《寳像無相圖》乾脆將諸位禪宗祖師一併刪除,一來免於宗派之爭端,二來表明佛法本非一宗一派之法,宗派之分也無非是修行方法的不同,又何必去執著這個中的是非。又因此十八羅漢乃領佛旨,留形駐世,現出家相,護持正法,故於《寳像無相圖》中,特將此部分前提,緊隨諸佛之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